2025農曆年節去東方看看徐老闆意外收得ENDO的KIHA 110陸羽西線色,來跟KATO的做些比較,
這兩款不同塗色的KIHA 110在17年前搭乘小海線以及在仙台附近搭乘到,是JR東日本當時替換老朽化的KIHA 40廣泛使用的支線非電氣化主要車種,
外卡一台KATO製N gauge的,
上視角度,
2025農曆年節去東方看看徐老闆意外收得ENDO的KIHA 110陸羽西線色,來跟KATO的做些比較,
這兩款不同塗色的KIHA 110在17年前搭乘小海線以及在仙台附近搭乘到,是JR東日本當時替換老朽化的KIHA 40廣泛使用的支線非電氣化主要車種,
外卡一台KATO製N gauge的,
上視角度,
原本使用的數位系統是美國的Digitrax初階系統,雖也可以藉由PR3及家中既有wifi達成使用手機操控,不過畢竟還是需要一台電腦/筆電當做仲介,且因為是初階系統,系統電壓僅13.5V左右,對於DCC來說是偏低的電壓,甚至連同樣是美國廠商出的車頭都有可能無法設定,如Athearn的數位音效車...,老系統是有老系統的好處,好比電腦的DOS系統,開機隨用,但非常吃指令(要去記DIR, cd....),不若新的視窗系統以圖像方式方便操控,在重連控制上也不是那麼方便。因緣際會下收到了一組Z21,在此紀錄一下稍微進階的機車頭/列車重連運轉玩法,等幾年後有自己的空間可製作Layout,再看看要不要去發掘自動控制等更進階的玩法。
首先還是簡單介紹一下個人對於鐵道模型重連的原則,基本上第一個要件就是沒有膠圈的車輛優先,因此在收車時也會注意這點,否則就算怎麼調速,其實還是很難完全一致,避免膠圈容易磨損下,有膠圈的車輛個人是不玩重連。本篇會介紹的範例是完全不同車種/廠牌要在Z21下達成重連運轉的設定,對於個人操作上相較於相同車種其實差異不大(或應該說即便是相同車種相同馬達傳動結構,實際跑起來也是有可能有速差),因此目前有打算跑重連的數位車輛個人都會進行以下操作,如此操作下的好處是天馬行空的亂湊都不用擔心速差問題(如想要新幹線接蒸機也行)~
整體操作順序概要大致是:
1. 於Z21 Vehicles頁面車輛基本設定完成後,將車速顯示改為Step,並自訂需要/常用的不同Step車速讓車輛於固定距離軌道進行測速(碼表紀錄),紀錄不同Step下跑完這固定距離所需時間(秒數)。
2. 將經不同Step測速完成的秒數時間,輸入Traction頁面中不同車速Time capture,並注意重連時車頭方向決定是否開啟反向行進功能。
3. 於Vehicles頁面新增Train(車組),把要重連的列車取名,加入要重連的車頭。
4. 要玩重連時,進入Steering頁面選擇車輛/車組時,點選設定好的重連車組即可開始重連運轉。
以下舉例手機截圖,分項說明(天賞堂D51+C61+KATO DE10三重連):
A. 以KATO DE10為例(另兩台D51及C61也都要做相同測速),先將車輛Date頁面中Speed Display項目選擇Regulation Step,
前年返國期間於東京羽田轉機的一個早上,去橫濱IMON收了這台二手的銅車,
今年過年連假天數多,有空就來記錄一下~
稍微簡介一下這兩台車,鑄鐵車是天賞堂早期的鑄鐵車產品,D51 498號機(JR東日本時代),產品編號71008,約莫2008年推出時購入,中國製品有音效兼容數位控制。
銅車則是約莫2004年推出的天賞堂鐵道模型部55週年紀念產品,D51 838號機(御召機塗裝),韓國/日本製類比車,都有一些年歲了。
前方銅車的漆面是平光,鑄鐵車則是消光黑,
另外補充說明一下此台鑄鐵車已有自行進行上漆及細節增加,未更動的原車和銅車的細節差異更大些。
前端面,左邊鑄鐵車車燈下的"架線注意"標牌為自行加上,兩車頭燈罩的紋路略有不同。
德意志帝國鐵路DRG Class 01 ( Deutsche Reichsbahn-Gesellschaft's BR01)蒸汽機關車,
主要用於牽引旅客快車。
全長23.94公尺,輪軸配置為4-6-2,
前導輪直徑由原先的850mm後來換成1000mm,而動輪直徑為2000mm,最高時速可達130公里。
BR01可說是德國代表性客運蒸汽機關車,精悍的風格配上紅色大輻條驅動輪相當漂亮。
購入這台的設定是Era II,讓已經買好久的黃金萊茵(“Rheingold-Express”)客車終於有配合的車頭,
此外BR01也有配合東方快車運行。
這是入手BRAWA的第一台車,
因為COVID-19導致關在家裡的時間比較多,又有時間回顧一下照片寫文章了,
在2019年底購入這台 Canadian National Railway, CN RS-18,
CN從以前到近代也換了不少標準塗裝,
這台塗裝是有條紋的所以有Strips的稱呼,黑底白CN字樣的很像麵條就會稱為noodle。
當時購入這車有很大部分是因為沒有台鐵R-20的預算(包含後續DCC音效等費用),
且住加拿大幾年也收了一些CN的車,這台細節表現不錯,加拿大定價又比美金好些(但折扣應該還是美國好)就下手了。
公式側,軸配B0-B0
基本上這套件組合不會很複雜,不過細小零件還是蠻多,
日本國鐵為了置換未電化區間的蒸氣機關車而開發了柴液式的DD51,
至1978年為止製造了649輛,目前使用最多的是JR貨物。
這次的製品也是用Die-cast製作的金屬車,扶手及一些細節是塑膠,
一共推出8種類(包含全重連北斗星色、JR貨物新更新色、ユーロライナー色、800番台2次型、最終型、最終型JR式樣、JR貨物新更新色及お召機等。
一樣配上QSI Quantum音效,可在類比(但不可使用常點燈控制器)或DCC下運轉發聲,
音源是JR西日本提供的DD51 1179及1183號機,
最小通過半徑550mm,道岔4號以上,
馬達也有附上飛輪,前照燈、尾照燈使用LED,
每款車分別有不同的配件,
4.) 2021.10.08 Fleet Week 2021 舊金山艦隊週 更換F/A-18 E/F型藍天使,相當少見的7機同時出場。2021.10.23 upload
3.) 2021.10.08 Fleet Week 2021 舊金山艦隊週 聯合航空777-300ER N2749U,客機難得低飛可取得類似空對空的視角。2021.10.23 upload
2.) 2017.05.28 即將退役的長榮747-400,最後的載客長程線獻給溫哥華。2017.6.1 upload
ATHEARN GENESIS系列不像手工銅車高價,但細節真的也讓人為之一亮,
這應該是收編的第一台美式車頭,美國鐵路公司太多了,真要玩起來即便只玩一家也是超大坑...
想當初是得知韓國出品了台灣的R20/50銅車,做的也相當細緻,但一台要價千元美金(無DCC、音效)!!實在是下不了手,
某天又一時興起在網路搜了搜一些音效車的聲音,發現這款還蠻像的,又碰巧逛到Santa Clara的模型店,
就挑個比較特殊的塗裝吧,全黑的底加上鐵路公司的大名、端面大勝台鐵的超大虎斑紋實在是很有趣就下手了。
公式側
非公式側
SD70ACe是美國EMD公司推出的柴油機關車,其中SD70這個系列已經生產超過4000台,
而SD70ACe是為了符合更先進的環保法規的改良產品,出力可達4,300~4,500匹馬力(3,200~3,400kW)
此款模型Athearn出品,Genesis系列,
這台車其實在店家看了好幾次,EMD圖裝還有另一款黃色的(編號1201),
某次看到有客人買別的圖裝試車時,可以看透的後端散熱柵是我對這款車的第一印象,
最早想購入的話原本也是想別的色系,像是#1983 WP塗裝、#1982 UP老鷹塗裝或紅色的#1988 Katy塗裝,
只是在仔細端詳"現貨"的噴塗後,決定這個EMD原廠Lease車色~
公式側
P 7.) 2014.02.19 Tokyo Skytree,東京。2021.11.17 upload
P 6.) 2010.02.17 摩周湖,北海道。2016.3.15 upload
P 5.) 2007.10.12 雲場池,輕井澤。紅葉時期真的很美,可惜到達時間已晚,沒有暴暴藍。2014.2.25 upload
東京都近郊有幾個比較有名的古風小城,一個是千葉縣的佐原,一個是埼玉縣的川越,
佐原比較像九州的柳川和岡山的倉敷,有遊船可搭,而川越有著小江戶的稱號,
從東京去川越可以搭乘西武新宿線、JR川越線或東武鐵道,
我們這次去程是從池袋搭東武東上線,回程則是搭JR川越線直通埼京線。
東武的列車班次相當多,是目前關東地區最大的私鐵公司,整個集團也還有其它產業,
目前當紅的tokyo skytree也是該集團投資建設經營。
日本真是鐵道迷的天堂,大多都有開放前方展望~~密集的班次因此配上相當多且小的閉塞區間。